代码整洁之代码格式准则!

像报纸一样一目了然

想想那些阅读量巨大的报纸文章

  • 你从上到下阅读

在顶部,你希望有个头条,告诉你故事主题,好让你决定是否要读下去

  • 第一段是整个故事的大纲,给出粗线条概述,但隐藏了故事细节

接着读下去,细节渐次增加,直至你了解所有的日期、名字、引语、说话及其他细节

优秀的源文件也要像报纸文章一样。名称应当简单并且一目了然,名称本身应该足够告诉我们是否在正确的模块中

  • 源文件最顶部应该给出高层次概念和算法

细节应该往下渐次展开,直至找到源文件中最底层的函数和细节

恰如其分的注释

带有少量注释的整洁而有力的代码,比带有大量注释的零碎而复杂的代码更加优秀

  • 我们知道,注释是为代码服务的,注释的存在大多数原因是为了代码更加易读,但注释并不能美化糟糕的代码

另外,注意一点。

  • 注释存在的时间越久,就会离其所描述的代码的意义越远,越来越变得全然错误
    • 因为大多数程序员们不能坚持(或者因为忘了)去维护注释

当然,教学性质的代码,多半是注释越详细越好

合适的单文件行数

尽可能用几百行以内的单文件来构造出出色的系统,因为短文件通常比长文件更易于理解

  • 当然,和之前的一些准则一样,只是提供大方向,并非不可违背

例如,《代码整洁之道》第五章中提到的FitNess系统

  • 就是由大多数为200行、最长500行的单个文件来构造出总长约5万行的出色系统

合理地利用空白行

古诗中有留白,代码的书写中也要有适当的留白,也就是空白行

  • 在每个命名空间、类、函数之间,都需用空白行隔开(应该大家在学编程之初,就早有遵守)

这条极其简单的规则极大地影响到了代码的视觉外观

  • 每个空白行都是一条线索,标识出新的独立概念

其实,在往下读代码时,你会发现你的目光总停留于空白行之后的那一行

  • 用空白行隔开每个命名空间、类、函数,代码的可读性会大大提升

让紧密相关的代码相互靠近

如果说空白行隔开了概念,那么靠近的代码行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

  • 所以,紧密相关的代码应该相互靠近。

基于关联的代码分布

关系密切的概念应该相互靠近

对于那些关系密切、放置于同一源文件中的概念,他们之间的区隔应该成为对相互的易懂度有多重要的衡量标准

应该避免迫使读者在源文件和类中跳来跳去

  • 变量的声明应尽可能靠近其使用位置

对于大多数短函数,函数中的本地变量应当在函数的顶部出现

团队规则

每个程序员都有自己喜欢的格式规则,但如果在一个团队中工作,就是团队说了算

  • 一组开发者应该认同一中代码风格,每个成员应该遵守这个规则

  • 一个好的团队应当约定与遵从一套代码规范,并且每个成员都应当采用此风格

我们希望一个项目中的代码拥有相似甚至相同的风格,像默契无间的团队所完成的艺术品

  • 而不是像一大票意见相左的个人所堆砌起来的残次品

定制一套编码与格式风格不需要太多时间,但对整个团队代码风格统一性的提升,却是立竿见影的

记住,好的软件系统是由一系列风格一致的代码文件组成的

  • 尽量不要用各种不同的风格来构成一个项目的各个部分,这样会增加项目本身的复杂度与混乱程度